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 > 行業訪談 > 詳情
詳情

漆建忠:埋骨何須桑梓地 獻身榆林綠染沙

個人簡介:

1936年10月16日,漆建忠出生在甘肅小隴山林區的一個農民家庭;1957年,考入西北農學院土壤農化系學習;1960年5月大學畢業后,他被分配到西農同位素實驗室工作,1961年調到陜西省農林科學院搞土壤肥料研究。1964年,西北農林科學院成立陜西省治沙研究所,漆建忠作為籌建人員之一來到榆林。從山清水秀的故鄉到八百里秦川,再由八百里秦川到黃沙漫漫的榆林,生活條件的艱苦與自然環境的惡劣沒有嚇退漆建忠,反而讓他下定決心,完成黨交給他的任務,為人民造福。

 

7月15日,陜西榆林人的微信朋友圈被一位退休老人辭世的消息刷屏,人們自發地以各種形式祭奠他,感恩他為榆林“由黃到綠”作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。

這位老人就是陜西省治沙研究所治沙專家漆建忠。

這一干就是40年,榆林由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,漆建忠也由年少青絲變成了花甲白發。

蹲守沙地,打造治沙樣板

上世紀60年代的榆林,風沙肆虐,沙進人退,而且并無成熟的治沙經驗可學。漆建忠等人來榆林沙區的第一項任務是對毛烏素沙漠風沙危害、沙區群眾與風沙作斗爭的精神和方法進行調研。經過調研,他們對“榆林沙漠是外來沙”的學說提出了質疑,同時總結了群眾防沙治沙的經驗,如障蔽固沙、前擋后拉、削平沙丘、植樹造林與種草固沙相結合、引水拉沙造田、營造農田防護林網等。

1965年,漆建忠負責“長城沿線風沙區綜合治理樣板”項目。樣板區設在牛家梁農場所屬海流灘分場和薛家廟灘分場,行政領導為榆林專署專員,省、地由農林水牧治沙不同專業的17人組成科技組,背上鋪蓋下農村蹲點,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。首先是過生活關:農民吃糠,科研人員也得吃糠,不吃肚子餓、吃到嘴里咽不下,只能一口糠一口湯地硬往下沖。其次是勞動關:天氣太熱時,常有科研人員因體力不支暈倒在田間,被群眾拉到樹下,喝口水休息一下,起來再繼續勞動。漆建忠意識到,在這樣的生活條件下,要盡快改變樣板區的生活生產環境,首先得讓農民吃飽肚子。

限于當時的條件和農民文化水平,推廣一項新技術很困難。針對當時畜缺草、地缺肥的狀況,科研人員建議沙荒地種植沙打旺,但農民覺得“種草有什么用,撒一把糜子算了”。最終,生產隊決定選一塊沙荒地,一半撒了糜子,另一半種草。結果,糜子當年每畝收獲不到10公斤,而沙打旺當年長到10-17厘米,第二年長到1米高,20多畝沙打旺解決了生產隊5頭牛、8頭驢、65只羊和5口豬的飼草,還供給鄰村53頭牛度荒的飼草。很快,各生產隊主動上門買種,請求幫忙種沙打旺,樣板點的8個生產隊和農場分場都解決了牲口飼草和耕田的綠肥壓青。到1967年,樣板點基本解決了吃飯問題,總結出障蔽造林、前擋后拉、開壕栽柳、圍井造林、喬灌草結合、小網格窄林帶、環灘林和引水拉沙造田等多種治沙技術和造林試驗,取得了預期的成效。

吃風飲沙,馴服流動沙丘

1974年,漆建忠被分配到紅石峽治沙試驗站從事生物治沙試驗工作,承擔的第一個科研任務是“榆林沙荒大面積植樹造林擴大試驗”,漆建忠分工負責固沙灌木的研究。經過5年研究,為直播造林提供了7個植物種,為植苗造林提供了7個植物種,為扦插造林提供了4個植物種,同時開展了沙丘地育苗;其他項目也接踵而來,有“沙丘風蝕規律觀測”“榆林沙區造林立地條件類型劃分及適地適樹研究”“針葉樹引種試驗”“沙拐棗、梭梭直播試驗”等。

為定位觀測沙丘移動規律,漆建忠根據榆林沙區分布的4種類型沙丘,每3米設置一根測桿,一般情況下每5天測定一次,風力6級以上時每次都需觀測,尤其是大風天更要跟蹤沙粒的活動。經過10年連續觀測,共積累數據10萬多個,總結出榆林毛烏素沙地風沙移動規律,為沙區人工造林、飛播造林、公路防沙、水庫防沙等提供了理論依據,使人工造林成活率由50%提高到80%以上。群眾都說,治沙試驗站造林成活率高,是大風時給風沙“磕頭”(趴在沙面測定標桿風蝕沙埋數據)換來的。

1974年,農林部、水電部下達“榆林流動沙地飛機播種造林試驗”,由中央、省、地、縣11個單位集全國科研、教學、設計、生產管理29名科技人員組成協作組進行攻關,歷時8年,共播種造林13.45萬畝。

飛播區均設置在遠沙、大沙沙漠腹地,工作人員每天要走10多公里沙丘路。沙地溫差變化很大,協作組成員每天早穿皮襖午穿紗,啃著干饃喝涼水,在這樣的條件下與風沙搏斗。蒼天不負苦心人,飛播造林4年-8年后的保存率達24.4%-54.4%。專家們的評議是:在流動沙地進行多學科系統研究飛機播種造林技術,其研究的深度和廣度,在我國飛播史上是少有的,在國外尚未見到有關報道,為我國飛播治沙譜寫了新篇章。飛播治沙試驗結束后,漆建忠等人又進行了5年中間試驗,造林保存率達50%-78%。1988年飛播造林治沙,在榆林毛烏素沙地正式投入生產,完成了試驗-中試-生產的全過程。

榆林流動沙地飛播治沙成功后,內蒙古、寧夏、遼寧等地的沙區紛紛派人前來學習,或邀請治沙所科技組派人前往指導;當時的林業部治沙辦在榆林舉辦了沙區飛播造林種草學習班,有13個?。▍^)派人參加,共42人,漆建忠是學習班的主講教師之一。

治沙無悔,唯對家人愧疚

漆建忠由于治沙貢獻突出,獲得不少榮譽:1978年出席了全國科學大會,《中國飛播治沙》一書獲科學大會獎;1986年,被人事部授予“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”稱號;從1991年7月起,享受政府特殊津貼;1991年,被全國綠化委員會、林業部、人事部授予“全國造林綠化勞動模范”稱號;2004年,被國家林業局授予“林業科技貢獻”獎……但漆建忠對妻子卻一直心懷愧疚。

有一年,他的妻子在勞動中眼睛受傷,四處求醫問藥。但漆建忠由于負責飛播后續觀測記載和管理,工作正在緊要關頭,無法離開。當時,飛播區發生古毒蛾危害,成片的飛播幼苗被蟲子吃掉。為保證飛播試驗正常開展,漆建忠帶領工人每兩人一組,一人背著機動噴霧機,另一人拉著30米長的噴管,在沙面來回跑,給受害幼苗噴藥。時值盛夏,沙面溫度高達36攝氏度,熱得連口罩都戴不住,再加上時常起風,藥劑直往鼻子里鉆。經過20多天的連續防蟲,蟲害被控制住了,飛播種下的草木保住了,可參加防蟲的人輕度中毒3人、中度中毒2人、嚴重中毒1人,漆建忠也中度中毒。3個月后,當漆建忠回到家時,妻子的眼睛由于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已有一只視物不清。一個女人要掙工分贍養老人,還要照看3個孩子,漆建忠既心疼又愧疚。

從1974年-2000年的27年中,漆建忠共主持大小科研、推廣課題42項,其中省部級以上的科研項目28項,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1項,獲得地廳級科技進步獎8項;在國內外刊物發表論文百余篇,主編出版了《中國飛播治沙》一書,參與編寫了多部專著。2000年,64歲的漆建忠因體力不支,再也跑不動沙梁才正式退休。

推薦閱讀:

78歲馬忠吉帶領3000農戶搞林下經濟

蘇慶亮:“億元村”里的“窮支書” 村莊綠化率達40.63%

朱江:孤詣考城史 文心雕園林

孟兆禎:不放松蘇州園林研究

關于我們 | 客戶服務 | 服務條款 | 聯系我們 | 免責聲明 | 設為首頁 | 添加收藏 | 友情鏈接 | RSS | 產品庫
2008年度中國農業網站最具創新單位2008年第五屆中國農業網站百強單位 版權所有:園林資材網 www.gdcrw.cn 客服郵箱:Service@Yuanlin.com 電話:0571-81999581
戰略合作:中國電子商務協會 浙江省花卉協會 浙江省林檢站 浙江省林科院
2007中國行業電子商務網站Top100中國農業網站百強
浙ICP備19043241號-2
廣告經營許可證編號:330100000040968
平平安安
         
和前妻每次见面都要做_离婚了前妻还让搞_离婚了天天跑去日前妻_离婚那天我要了她11次